耶穌真的很生氣:
1.耶穌生氣把聖殿當做買賣的地方。
1.耶穌生氣把聖殿當做買賣的地方。
買賣是一樁交易,即買賣雙方對金錢、物品及服務之間進行的交換行為。我們也是神的殿,神的靈住在我們裡面,我奉獻多一點,讓我賺多點錢或是名聲,耶穌真的很生氣。
2.耶穌生氣法利賽人。
3.還有耶穌生氣什麼???
3.還有耶穌生氣什麼???
經文:13 有人帶著小孩子來見耶穌,要耶穌摸他們,門徒便責備那些人。14 耶穌看見就惱怒,對門徒說:「讓小孩子到我這裏來,不要禁止他們;因為在 神國的,正是這樣的人。15 我實在告訴你們,凡要承受 神國的,若不像小孩子,斷不能進去。」16 於是抱著小孩子,給他們按手,為他們祝福。(馬可福音10:13~16 ,以上是高牧師在啟發課程的分享)
(以下是GPT的整理)
這段經文確實顯示耶穌「惱怒」(原文希臘文 aganakteō,帶有強烈情緒的義憤),也讓我們看到耶穌的情感不是冷靜疏離的,而是充滿真實、義與愛的表露。
耶穌在福音書中幾次表現出「憤怒」或「極度義憤」的情境,不是出於私慾,而是出於對神的聖潔、公義與人受壓迫的深憐憫:
1️⃣ 聖殿變成賊窩 – 對敬拜的褻瀆(馬太 21:12–13;馬可 11:15–17)
「我的殿必稱為禱告的殿,你們倒使它成為賊窩了!」
耶穌憤怒的潔淨聖殿,顯出祂對神家敬拜聖潔的本質。
2️⃣ 法利賽人的假冒為善 – 對宗教虛偽的憤怒(馬太 23章)
「你們這假冒為善的文士和法利賽人有禍了!」(馬太23:27)
耶穌連續七次宣告「有禍了」,針對他們教導人卻不自己遵守,外表敬虔內裡敗壞。
3️⃣ 門徒攔阻小孩 – 對人排擠弱者的惱怒(馬可 10:13–16)
「耶穌看見就惱怒……因為在神國的,正是這樣的人。」
耶穌珍視孩子單純、信靠的心,生氣的是門徒阻止人親近神。
4️⃣ 安息日醫治爭議 – 對人心剛硬的憤怒(馬可 3:1–6)
「耶穌怒目看他們,憂愁他們的心剛硬。」
他們寧可守外在律法,也不願伸手幫助苦難中的人,耶穌對這樣的冷漠感到憤怒又悲傷。
5️⃣ 對拉撒路死後哀哭人群的激動(約翰福音11:33,38)
「耶穌心裡悲歎,又甚憂愁(新譯本:心裡非常悲傷,十分激動)……」
耶穌對死亡、對罪造成的破壞以及眾人的絕望深感震撼,情緒上是極深的反應。
總結:耶穌的強烈情緒是出於什麼?
1宗教領袖(法利賽人) – 假冒為善、壓制人、濫用律法:神恨惡虛偽與操控。
2買賣者與聖殿使用者 – 將敬拜之地變成謀利工具:敬拜應該聖潔、誠實。
3門徒與攔阻小孩的人 – 不讓人親近神、輕視弱小者:神國是為謙卑人預備的。
4敵對者的不憐憫與剛硬 – 寧守律法而忽略憐憫:憐憫勝於祭祀。
5死亡與罪帶來的破壞 – 對失落世界的痛恨:神恨惡罪,但愛人到底。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